学校各单位: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征集2025 年度科技研发联合基金(应用型高校)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教科技函〔2025〕356 号)要求,为加快培育硕士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扩大我校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规模,促进技术成果的应用示范,特制定以下项目指南征集方案。
一、征集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立足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源头创新,充分发挥学校重点培育建设学科优势,建立“自下而上”的科技创新需求发现机制,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攻关机制,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焦“7+28”重点产业链群发展中的共性需求及瓶颈制约问题,开展具有前瞻性、原创性、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坚持结果导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资金撬动作用,建立科技创新投入新机制,解决区域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问题,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二、项目类型
2025 年度科技研发联合基金(应用型高校)项目包括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研发项目两类,其中科技攻关项目资助额度为10万元/项,科技研发项目资助额度为100万元/项。
三、指南要求
(一)指南建议要紧盯国内外科研发展前沿趋势,体现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聚焦产业发展关键核心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和解决思路,对相关行业技术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指南建议不宜过细,体现包容性,不出现明显限制性要素。
(二)指南建议要按照项目申报指南格式(见附件)填写,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文字表述简明扼要、高度凝练,对项目预期成果设定明确的量化指标。
(三)指南建议须符合科研伦理、科技安全的相关要求,且不得含有保密的内容,不得选取陈旧或重复资助的研究方向,确保指南建议质量。
四、征集要求
1.鼓励前期校内博士基金已结项人员、近三年新入职博士积极申报。
2.重点项目即科技研发项目指南要求征集人有良好的研究基础。
3.科技攻关(10 万元/项)及科技研发(100 万元/项)项目指南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理工类学院原则上申报8项以上。申报指南由各学院统一报送,于2025年7 月17 日中午11点前将加盖学院公章的申报指南扫描件及电子版发送至hngcxykyc@126.com邮箱,逾期不再单独受理。
此次征集工作将作为2025 年度科技研发联合基金(应用型高校)项目申报指南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请各学院认真组织,踊跃申报。
联系人:高磊磊 62509955
科研处
2025-7-11
附件1
2025 年度科技研发联合基金 (应用型高校)
科技攻关项目指南(模板)
一、电子信息领域
1.微纳电子与光电子器件。基于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组件的光电信息感知关键技术;射频、基带处理、信息安全、智能感知芯片;量子级联、激光器、光电多维探测、光电传输器件、声电器件、热释电器件等关键技术;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应用关键技术。(学科代码:51010 电子技术、51020电光子学与激光技术、51030 半导体技术、51050 通信技术)
2.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柔性显示、激光显示、量子点显示等新型显示关键技术;新型显示功能薄膜、玻璃基板、高性能靶材制备等;鲲鹏、昇腾、申威、鸿蒙、欧拉等生态构建以及相关产品设计制造关键技术;高集成度、低功耗处理器先进制造机理与方法、自主可控RISC-V 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与应用、国产化智能软硬件和操作系统支撑环境开发与平台应用等;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VR/AR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51010 电子技术、51030半导体技术、51040 信息处理技术、52020 人工智能)
(说明:1. 聚焦联合单位优势,明确指南领域和研究方向;2.标注学科代码)
附件2
2025 年度科技研发联合基金 (应用型高校)
科技研发项目指南(模板)
一、重点项目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针对技术突破亟需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力争形成一批新理论、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转化一批新成果。重点支持针对产业发展最紧急最紧迫的“卡脖子”问题,突出应用导向和产学研合作,取得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突破,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
1. 新型材料
超高阻隔尼龙包装膜关键技术;规模化微波制备超硬高熵陶瓷关键技术;粗锡电解精炼绿色添加剂开发;大容量钠离子电池负极硬炭材料制备技术;高性能含硫润滑添加剂开发;高性能聚碳酸酯多元醇开发;己内酰胺制备己二胺关键技术;环己烷可控脱氢关键技术;移动式甲醇重整制氢关键技术及装备;趋零VOC高安全性防腐蚀涂层材料开发;高温高盐油藏用无碱二元复合驱油技术;离子液体法制备可降解纤维素膜新过程;耐高温苛刻环境碳基复合材料宽频隐身技术;特种新能源车辆用高性能热轧汽车钢开发与应用。
2. 先进制造
基于精密激光加工的玻璃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激光-等离子热喷涂增材成形高性能超高温陶瓷涂层关键技术;航空高温蝶阀关键运动副摩擦机理与测试技术;理实交融智能推演的机器化学家关键技术;基于新型二维材料的复杂光场光电探测技术;基于三维机器视觉的非标异形件高精度在线测量技术;智能矿石精细化分选机器人研制;载流摩擦铜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导电-耐磨-抗烧蚀涂层技术;非晶合金新材料数字化设计技术与应用。
(说明:聚焦联合单位优势,确定重点领域和具体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