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学校近年来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状况与取得成果,跟踪省内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研讨我校科研与黄河高质量发展的耦合路径,以高质量科研工作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18日下午,作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博学讲坛、新文科系列学术沙龙活动项目,由社科处、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在综合楼十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刘湘玉,副校长张铟、贺金凤,发展规划处、科技处主要负责人,各教学院部科研副院长,研究中心科研骨干以及社科处全体人员等50余人参会。副校长贺金凤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上,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付景保教授介绍了省内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我校相关研究状况以及中心筹建情况。李红艳教授、黄全振博士和姜国峰博士分别围绕流域管理与黄河高质量发展、现代技术与黄河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与黄河高质量发展作专题报告,从不同视角交流分享了立足学校的优势与特色,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党委书记刘湘玉高度肯定了我校在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明确了研究中心旨在为科研人员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定期交流的职能定位,分析了省内其他学校有关黄河的机构设置情况和研究基础,鼓励科研人员要充分利用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带来了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学校已有研究成果和学科优势,挖掘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潜力,要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研究做实做特做强。下一步,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在科研政策、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服务。
针对“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整体协同发展,以及学校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树立开展与黄河相关研究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深入黄河流域做好实地调研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广泛交流、深入思考,凝练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开展系统研究。三是科研人员要有信心、有激情、有情怀,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校研究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社会影响力。四是各院部要以此次研讨会召开为契机,党委行政齐抓共管,科学谋划科研工作,紧密结合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硕士点建设,引导教师热爱科研、潜心科研,形成具有各自学科优势的研究特色和专长。五是学校要做好服务科研、服务人才的顶层设计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加大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激励力度;要高度重视应用型科研,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要贯彻落实“人才兴校”战略,发挥学校区域优势,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到引进人、留住人、用好人;有关职能部门要与各院部加强沟通协调,立足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硕士点建设目标,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努力营造学术氛围,积极有效地推进我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贺金凤在主持讲话中指出,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以及科研人员要认真领会刘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科研方面要做的工作,紧抓发展机遇,把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研究做实做特做强作为抓手,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以高质量科研工作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水北调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年11月18日